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丹凤县历史朝代记事(清朝)

丹凤县历史朝代记事(清朝)

关键词:丹凤,历史,朝代,清朝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丹凤县人民政府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danfeng.ccoo.cn
  • 感谢 danf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79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
    清世祖顺治二年(1645)
    正月十五日,李自成破棣花寨,后出武关转战豫鄂。(《延绥镇志》、《直隶商州总志》)
    三年(1646)
    李自成部将刘体纯、郝摇旗(名永忠),率兵数万攻入商州,转战境内。(《直隶商州总志》)
    四年(1647)
    在闯王影响下,洛南人何士升揭竿起义,率众数千入境,与官军战于龙驹寨鸡冠山、伯牙山。(《续修商志》)
    五年(1648)
    商州基层政权组织,由明万历代的二十六里合并为十六里。境内有地花里,西上洛里、东上洛里、悦乐里、蒲峪里、故县里、土门里等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等)
    是年,每石粮折征银二两六钱五分。康熙代减为二两一钱。乾隆代减为一两二钱八分八厘三毫三丝七忽七微。
    六年(1649)
    清廷颁《垦荒令》,招徕流民,不论原籍均编入保甲准开荒田,发给执照,作为永业。规定三年之后始按亩征粮。至康熙十二年(1673)清廷对陕南再次实行薄赋政策,规定十年后“方行起科”(起征)。东南各省流民遂纷纷入境。
    九年(1652)
    由商州知州刘正主持,重修毁于明末战火之龙驹寨城。“通商惠工,设戍防守”,由是农桑大兴,商行逐渐恢复。(《续修商志》)
    十一年(1654)
    六月初八二更,地震房倒。
    十八年(1661)
    清廷发布《迁海令》,强制迁徙濒海居民到内地,其中一部迁入陕南山区(即俗谓下湖人)。
    清圣祖康熙十七年(1678)
    三月,清廷重申《迁海令》,南方流民再次迁入境内。有“湖广填陕西”之说。
    二十二年(1683)
    清廷为安抚陕南流民,规定“抛荒,以后如已垦熟,不许原主复问”。由于垦荒者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,东南流民入境者与日俱增。
    三十二年(1693)
    关中灾荒,将襄阳仓米20万石,由丹江运龙驹寨转西安。(《直隶商州总志》)
    五十一年(1712)
    境内为安抚流民实行“滋生人丁,永不加赋”。
    五十九年(1720)
    关中又荒,再次将湖广、荆州等地仓米11万石,历程2600多里水运至龙驹寨,转至西安。(《直隶商州总志》)
    六十一年(1722)
    经商州知州代良佐倡导,桃花铺置学田19亩,资峪铺置学田10亩,老君峪置学田5亩,龙驹寨刘家河置学田3亩。(《续修商志》)
    清世宗雍正五年(1727)
    始以粮载丁,丁粮摊入地粮征收,统名地丁。每斗粮折钱二钱二分零九毫。并自是年起每正银一两加征耗羡银一钱五分;加征平余钱一钱八分;加征赔款差摇钱五钱;加征纸笔费三分一厘四毫三丝;加征火耗银八厘五毫七丝。合计每征银一两加征八钱七分多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十一年(1733)
    由商南县丞张恒督工,整修丹江航道。
    自荆州、襄阳水运仓米11万石至龙驹寨,转运西安。(《直隶商州总志》)
    清高宗乾隆二年(1737)
    商地歉收。往豫省等处采买粟米一千零八十八石,从水路直达州城。
    十三年(1748)
    丹江险滩严重碍航。商州知州许维权主持,重点疏通龙驹寨到竹林关航道。计疏通险滩29处,费时3年,用银400多两。又以银240两,买水田12亩,收取租息,用以维护,保证寨河顺利通航。(《直隶商州总志》)
    十四年(1749)
    知县盛大典,奉巡抚陈某令,募临潼监生刘绅,在仰天池、七宝山二处开挖铜矿。(《续商州志》)
    十七年(1752)
    总督黄某,再次奉旨招商,在以上两处开发。二至十月,共得皮砂109600斤,炼净 铜3293斤。(《续商州志》)
    陕西铸币,每年到湖北采买银、铅、锡35万多斤,自丹江运至龙驹寨,再陆运转省。(《续商州志》)
    二十二年(1757)
    由商州知州罗文思主持,在州东铜佛龛一带,凿出宽8尺,长6里的石质碥道。大大方便了从龙驹寨到商州的客商。知州罗文思奉陕西巡抚令,在商地大力提倡放养山蚕。(《续商州志》)
    二十三年(1758)
    罗文思在龙驹寨西古城岭泗渠之上,修筑石桥一座,以便客旅。后桥被渠水冲毁。宣统二年(1910)再次重修。
    二十六年(1761)
    龙驹寨始置州同,衙署设于东关关帝庙,光绪中移崇正书院,后又租东街民房。州同衙门设州同一员、学正一员、训导一员、吏目一员。(《续商州志》、《续修商县志)》)
    四十四年(1779)
    两湖被灾,流民再次徙入境内。(毕沅《皇朝经世文编》卷三十六)。
    乾隆年间,在老君河西岸重修夫子庙祀孔子。地方士子立有“至圣会”,圣诞日黎明致祭。嘉庆代再次重修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乾隆末年,境内之“山地为川楚客民开垦殆尽”,“梯田有至数十层者”。玉米、马铃薯渐次代替粟谷为山区主食。(卢坤《秦疆治略》)
    清仁宗嘉庆二年(1797)
    吉历四月初三,“劫运临头,清朝当灭”为口号的白莲教起义军,在王聪儿(齐王氏)及姚之富、李全等人率领下攻克武关。先后转战境内达3年之久,在龙驹寨烧毁州同衙门及驻戍营房。在百顷湾击败乡勇并击溃 龙驹寨州同盖方秘所率团练,连商州知州陈祈也被围困。战火燃及商洛镇、涌峪、峦庄涌铁峪铺、武关。清军及团练死于峦庄者即达500多人。先后杀死清军大小头目50多人,遂使清廷大为震恐,连派勒保、明亮、杨遇春等带领大军合围夹击。陈祈、盖方秘奉旨强令四乡修筑堡寨,以切断义军和当地乡民的联系,义军受挫后折回河南。(《清史》、《续修陕西通志》)
    九年(1804)
    陕西巡抚陆有仁,在镇压白莲教之后,责成潼商道各邑大筑堡寨。商州知州陈祈亲撰《筑寨歌》,从而使境内堡寨林立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。
    二十年(1815)
    建船帮会馆——明王宫(平浪宫)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。民间刚谓建于明代。
    清宣宗道光七年(1827)
    龙驹寨州同彭衍墀,在鸡冠山下之紫阳宫侧创建冠山书院。(《冠山书院碑》)
    十六年(1836)
    武关募捐基金,兴建社学(或称义学)。
    三十年(1850)
    汉口邮电总局,设龙驹寨支局。同年,英商买办韩福泰,自武汉来龙驹寨在中街开设福泰洋行。此为外资进入龙驹寨之肇始。
    清文宗咸丰二年(1852)
    商州知州曹熙主持,重修武关城。(关城题额)
    十年(1860)
    清廷委郧阳府黄道台来龙驹寨,设立百货厘金总局(简称“厘金总局”)。总局门前大书“奉旨收厘助饷”,并在竹林关设卡。其税率为“百征一”。其后,提高为百征二三,直到见物作价。龙驹寨之厘金收入曾居“全陕之冠”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十一年(1861)
    龙驹寨、竹林关置千总,武关置把总。商州协营辖中、左、右三营,兵1900人。其左营常驻峦庄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咸丰年间,通行铁钱,境内以三七搭配(每千钱七百铜钱,三百铁钱)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清穆宗同治元年(1862)
    四月,太平军、捻军数十万人,在陈德才、赖文光、蓝成春等率领下先后转战境内,围攻商州,曾在龙驹寨开仓济贫,于西马王庙设立粥厂舍饭。八月,清军统帅多隆阿,为争夺武关调集火枪队,于捉马河口“开放枪炮”,“以排枪击之”。是为境内使用枪炮之始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二年(1863)
    战后瘟疫大作,症状上吐下泻不止。民多死者,不少绝户。
    十一年(1872)
    立茶房集。每逢二、五、八为集日。(茶房立集碑)
    清德宗光绪二年(1876)、三年(1877)
    天大旱。“三料未收,全陕大饥,饿殍遍野,人相食,死者十之二、三”。为赈灾官府赴楚、豫购杂粮69396包,由荆紫关运龙驹寨转西安。其中散给商州饥民6296包。华洋义赈会曾在茶房、龙驹寨设粥厂。少数富户亦散粮。然富户、粮商亦有趁机囤积居奇者。斗米售价3元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六年(1880)
    冠山书院更名崇正书院,规模有增。同期,商洛镇、铁峪铺、桃花铺等地设立社学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十三(1887)
    龙驹寨集资市钱数百缗建育婴堂未果,后将捐款转输书院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十四年(1888)
    里人谢兴元为重修崇正书院捐输商洛镇房8间,平地16亩。(《书院捐输碑记》)
    十七年(1891)
    龙驹寨船帮会馆继咸丰、同治修葺之后,再次重修明王宫(又称平浪宫)。其建筑兼具“南秀北雄”风韵,尤以透雕镂刻著称,居商地建筑工程之冠。(字梁枋)
    二十年(1894)
    先旱后涝,大雨40多日,洪水裂石摧山,湮没田舍,人畜伤亡不计其数。
    二十六年(1900)
    西太后及皇后来陕,由丹江运输米包至龙驹寨,转西安。是年九月二十九日,慈禧令各省将应解京饷均自龙驹寨转输西安。将清江(江苏)航运总局移至汉口,在老河口、龙驹寨各设分局。此被称为“两宫西幸之第一筹划”。
    天主教意大利神甫、基督教挪威牧师王耀基先后来龙驹寨传教。
    二十八年(1902)
    义和团转战境内,龙驹寨、商洛镇、棣花一带遍设拳场,大练小红拳、悟空拳、春秋刀等。
    龙驹寨邮政支局,增设商县邮政代办所,洛南、山阳、商南三信柜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二十九年(1903)
    龙驹寨基督教会建福音堂(共有房39间)。
    崇正书院改为蒙养学堂,延张万选为教习,是为当地小学教育之发轫。
    三十年(1904)
    洛南知县丁僖翰借罗汉洞在峦庄建蒙养学堂。(《续修陕西通志·学校》)
    三十一年(1905)
    在龙驹寨西街北马王庙建“商州龙驹寨巡警总局,设总局长一人,巡弁二人,局绅一人,巡士六十名。”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三十三年(1907)
    陕西增设6旗。中旗驻龙驹寨。有旗官、帮办、 文案、帐房各1人,弁勇305人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三十四年(1908)
    州设劝学所,来龙驹寨宣传办学。
    光绪年间“取消铁钱,以七百铜钱为一串”(折1000枚)谓之“毛钱”。“每银一两值净钱九百。”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清宣统元年(1909)
    乾隆年间,明令买田宅每两纳税银三分,官给印契。是年增至买契九分,典契六分。(《续修商县志稿》)
    龙驹寨设立自治宣讲所。商县划为七区,境内棣花、茶房、商镇、寺坪、龙驹寨为东二区;武关、寺底铺、铁峪铺、桃花铺为东三区。
    宣统二年(1910)
    由陈家村人陈兆绪(八先生)首倡,在龙驹寨南门外,沿昔日河街修筑河堤,可护水田六百亩,然尚未全部竣工,即被水毁。
    改龙驹寨蒙养学堂为龙驹寨两等小学堂。改峦庄蒙养学堂为洛南县立第二两等小学堂。
    再次重修老君河西岸夫子庙。
    宣统三年(1911)
    由龙驹寨商会会长李中业等发起,通过南阳传教士安西曼的徒弟华国文,引进意大利先进酿造工艺,在龙驹寨集股办起西北最大的葡萄酒厂家——陕西省龙驹寨美利葡萄酒公司。此为龙驹寨引进国外技术之始。即今丹凤葡萄酒厂之前身。
    龙驹寨人马骧由省返商,组织同盟会分会,宣传孙中山制订的党纲党义,呼号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。古历九月初,在辛亥革命陕西新军宣告独立的影响下,当地三合会首领龙驹寨姚正、夏鸣岗、董全生,商山李兴顺,茶房何兴贤,棣花韩遵道等,率三百多人驻扎花庙操练,召来铁匠赶制大刀、长矛。三合会员头裹鹞子扑岩式黑布包巾,身扎腰带,下缠绑腿,于十三日(11月3日)宣布反正(恢复汉制)。围攻龙驹寨州同衙门,迫令交出大印,接管巡警总局、厘金局等机构,最终推翻清政府在龙驹寨的统治。沿街商民门首各悬一面小白旗,上写“秦陇复汉军”,以志拥护革命。十一月,省府派员来寨慰劳“反正”有功人员,从三合会手中接管政权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